中科微光——

年轻团队做出全球最细内窥镜导丝

七个深圳创业故事创业人士的深圳故事

中科微光董事长兼总经理朱锐今年33岁,是一个典型的高科技创业人士。朱锐在清华大学习物理系读完本科和硕士,又去香港大学电子工程系读博士。在研究生期间,他就一直致力于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的研究,并率领团队研发出国内首台商业化内窥OCT造影系统,2024年凭此获得深圳创业之星大赛初创组冠军。

和已经成为航母级医疗设施企业的迈瑞不同,深圳中科微光医疗器械技术公司(下称“中科微光”)是一家很年轻又不容忽略的新公司。

朱锐选择了后者,并选择深圳作为创业地,他觉得深圳的革新创业环境比较适合青年创业,而且这里还有一种把实验室的技术商业化的浓厚环境,把书本的常识运用到实质中,深圳提供的土壤是最佳渥的。

夺冠后,风投和合伙人都来了。还差一年就能拿到博士学位的朱锐面临继续学业还是退学创业的选择?

内窥镜做这么细有哪些用?“光纤内窥技术出现以前,没设施可对血管内部进行3D扫描。”朱锐表示,细小光纤做出的丝状内窥镜,可以深入人体血管,以一缕微光洞照秋毫,精确诊断血栓种类,降低急性心梗导致的死亡。

“内窥镜到底能做到多细?大家一直想挑战极限。”朱锐说,中科微光2024年研制出国内首台具备自主常识产权的3D内窥OCT扫描仪,探头直径1毫米;2024年做出直径0.86毫米的全球最细内窥镜,打破美国公司0.92毫米的纪录,预计到2024年获得临床认证后,将可以真的走进医院。

最新的科学研究发现,冠脉支架并无需在身体里装一辈子,支架在介入冠状动脉6个月后,便已完成使命,可以“功成身退”让血管恢复其原来的面貌。因此可降解支架成为下一代心脏支架手术的选择。但可降解支架因为非金属属性使得大夫没办法用常规的医疗仪器监测,这个时候朱锐团队正在研发的高速3D内窥OCT影像系统就会派上用场,借用微光学探头等技术,对于心脏支架手术和易损板块的诊断有尤为重要的临床价值,代表着内窥OCT的最高技术水平。

举例来讲,心脏支架手术的普及和应用很大地造福了心血管病的病人。但现在国内常见用的仍然是第三代金属药物洗脱支架。金属支架一旦植入,就要和病人“终生相伴”。除此之外因为身体对外来金属的排斥反应,比较容易引发血栓,风险病人生命。

“内窥OCT造影设施今天听起来可能比较陌生,但10年之后非常可能成为医院微创手术时大夫常见的高技术装备。中科微光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将光纤光学技术用于临床诊断,在愈加微小的尺度上为大夫打开一扇窗户。”朱锐说。

现在的朱锐早已不再是那个为筹备资金发愁的创业新兵,对于投资人他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了解医疗行业、有全产业布局的策略投资者。

有关阅读

深圳创业故事 深圳人讲述的创业故事深圳创业故事 深圳人讲述的创业故事深圳创业故事 深圳人讲述的创业故事深圳创业故事深圳创业故事 郭台铭、马化腾、任正非的深圳创业故事深圳人创业故事 深圳人讲述的创业故事深圳创业故事 郭台铭、马化腾、任正非的深圳创业故事八零后深圳白手起家创业故事深圳创业故事 深圳人讲述的创业故事深圳创业故事 深圳人讲述的创业故事七个深圳创业故事创业人士的深圳故事

故事三

推荐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每人网微信百度复制网址